微生态大讲堂
您现在的位置:金百合生物官网 > 微生态大讲堂 > 微生态文档 >
丁酸梭菌对肉鸡的影响
作者:金百合小编 2020-07-13
跟随着肉鸡养殖急速化程度的加快,应激对各种动物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氧化应激往往会引起家禽的代谢消耗增加,导致肉鸡的生长发育受阻以及肉品质的急速下降,严重的时候还能引发各种疾病,这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通过营养调控的方法改善肉鸡的生长状况,缓解氧化应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现在重要的研究课题。

丁酸梭菌又名酪酸菌,英文名字是Clostridium butyricum,是我国农业部在2009年7月的时候批准的新一代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具研究数据表明,丁酸梭菌具有提供营养、促进代谢、维持人和动物肠道健康等等很多作用,尤其对治疗由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各种炎症、急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的效果更加显著。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关于丁酸梭菌对肉鸡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的研究报道少之又少。因此,本次试验通过在肉鸡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来探讨其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丁酸梭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丁酸梭菌制剂由金百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活菌数为1×109CFU/kg。
1.2 试验设计
本次的试验选用1日龄的健康罗斯308肉鸡540羽,平均体重为(42.59±0.13)g,随机分成了3组,每组6个6个的重复,每个重复30羽(公、母各占1/2)。试验有分对照组,饲喂不添加抗生素的基础饲粮,基础饲粮为参照NRC(1994)肉鸡营养需要配制的粉状配合饲料,其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mg/kg硫酸黏杆菌素和50mg/kg杆菌肽锌;丁酸梭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108CFU/kg丁酸梭菌。试验期42d。试鸡采用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按鸡场的常规管理程序进行管理和免疫接种。
1.1 试验材料
丁酸梭菌制剂由金百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活菌数为1×109CFU/kg。
1.2 试验设计
本次的试验选用1日龄的健康罗斯308肉鸡540羽,平均体重为(42.59±0.13)g,随机分成了3组,每组6个6个的重复,每个重复30羽(公、母各占1/2)。试验有分对照组,饲喂不添加抗生素的基础饲粮,基础饲粮为参照NRC(1994)肉鸡营养需要配制的粉状配合饲料,其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mg/kg硫酸黏杆菌素和50mg/kg杆菌肽锌;丁酸梭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108CFU/kg丁酸梭菌。试验期42d。试鸡采用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按鸡场的常规管理程序进行管理和免疫接种。

1.3 检测指标
挑选的分别于1、21和42日龄,以重复为单位称鸡的空腹重。试验的过程中记录每天的供料量和剩料量。在7、21和42日龄,每组都会选取6只体重相近的试验鸡,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于4℃下3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分装于1.5mLEppendorf管中,置-20℃低温冰箱中保存。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血氨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
1.4 数据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的数据是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均表示为“平均值±标准误”,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和分析
2.1 生长性能
丁酸梭菌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具体见表2。和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抗生素或丁酸梭菌均的能显著提高肉鸡生长各阶段的体重、日增重和日采食量(P<0.05),丁酸梭菌组和抗生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22~42日龄肉鸡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由此表明,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
挑选的分别于1、21和42日龄,以重复为单位称鸡的空腹重。试验的过程中记录每天的供料量和剩料量。在7、21和42日龄,每组都会选取6只体重相近的试验鸡,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于4℃下3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分装于1.5mLEppendorf管中,置-20℃低温冰箱中保存。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血氨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
1.4 数据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的数据是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均表示为“平均值±标准误”,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和分析
2.1 生长性能
丁酸梭菌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具体见表2。和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抗生素或丁酸梭菌均的能显著提高肉鸡生长各阶段的体重、日增重和日采食量(P<0.05),丁酸梭菌组和抗生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22~42日龄肉鸡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由此表明,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

2.2 抗氧化能力
丁酸梭菌对肉鸡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见表3。根据对照组的比较,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提高42日龄肉鸡血清GSH-Px和T-SOD活性(P<0.05),其中GSH-Px活性比抗生素组提高60.00%(P<0.05)。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7和21日龄肉鸡血清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根据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肉鸡血清T-AOC和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T-AOC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由此可以表明,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能够提高肉鸡血清抗氧化能力。
丁酸梭菌对肉鸡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见表3。根据对照组的比较,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提高42日龄肉鸡血清GSH-Px和T-SOD活性(P<0.05),其中GSH-Px活性比抗生素组提高60.00%(P<0.05)。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7和21日龄肉鸡血清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根据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肉鸡血清T-AOC和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T-AOC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由此可以表明,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能够提高肉鸡血清抗氧化能力。

2.3 免疫功能
丁酸梭菌对肉鸡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见表4。21日龄,丁酸梭菌组和抗生素组肉鸡血清Ig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8.70%(P<0.05)和26.46%(P<0.05)。7、21和42日龄,丁酸梭菌组肉鸡血清IgG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6.60%(P<0.05)、37.77%(P<0.05)和27.03%(P<0.05)。7和42日龄,抗生素组肉鸡血清Ig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21和42日龄,丁酸梭菌肉鸡血清IgM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且分别比抗生素组提高7.92%(P>0.05)和47.62%(P<0.05)。这说明丁酸梭菌有提高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作用。
丁酸梭菌对肉鸡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见表4。21日龄,丁酸梭菌组和抗生素组肉鸡血清Ig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8.70%(P<0.05)和26.46%(P<0.05)。7、21和42日龄,丁酸梭菌组肉鸡血清IgG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6.60%(P<0.05)、37.77%(P<0.05)和27.03%(P<0.05)。7和42日龄,抗生素组肉鸡血清Ig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21和42日龄,丁酸梭菌肉鸡血清IgM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且分别比抗生素组提高7.92%(P>0.05)和47.62%(P<0.05)。这说明丁酸梭菌有提高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作用。

2.4 血清生化的指标
丁酸梭菌对肉鸡的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5。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肉鸡血清TP含量有显著升高(P<0.05),且在21和42日龄时,TP含量分别比抗生素组提高31.33%(P<0.05)和52.27%(P<0.05);而抗生素组的肉鸡血清TP含量随日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42日龄时,比对照组下降21.09%(P<0.05)。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21和42日龄肉鸡血氨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对肉鸡血清ALB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抗生素却显著降低了42日龄肉鸡血清ALB含量(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能够显著提高肉鸡血清TP含量,并能显著降低血氨含量。
3 最后讨论
3.1 丁酸梭菌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就目前而言,关于丁酸梭菌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研究发现,1%的丁酸梭菌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并且当添加量能提高到3%时,料重比显著下降。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同时添加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最后结果表明,饲料总能和氮的肠道表观消化率会有显著的提高,猪生长的性能有明显改善。丁酸梭菌和凝结芽孢杆菌、还有嗜酸乳杆菌等不同组合制剂后,均能显著提高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并且3种菌同时添加,对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提高的幅度最大。添加不同剂量的丁酸梭菌均能显著提高1~21日龄肉鸡的日增重,与抗生素组间无显著差异,且所有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提高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还能使其42日龄时肌内脂肪含量显著提高,肝脏脂肪酸合成酶和胸肌脂蛋白脂酶的活性显著增强,肉鸡的脂肪沉积加速。
丁酸梭菌对肉鸡的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5。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肉鸡血清TP含量有显著升高(P<0.05),且在21和42日龄时,TP含量分别比抗生素组提高31.33%(P<0.05)和52.27%(P<0.05);而抗生素组的肉鸡血清TP含量随日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42日龄时,比对照组下降21.09%(P<0.05)。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21和42日龄肉鸡血氨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对肉鸡血清ALB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抗生素却显著降低了42日龄肉鸡血清ALB含量(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能够显著提高肉鸡血清TP含量,并能显著降低血氨含量。
3 最后讨论
3.1 丁酸梭菌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就目前而言,关于丁酸梭菌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研究发现,1%的丁酸梭菌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并且当添加量能提高到3%时,料重比显著下降。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同时添加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最后结果表明,饲料总能和氮的肠道表观消化率会有显著的提高,猪生长的性能有明显改善。丁酸梭菌和凝结芽孢杆菌、还有嗜酸乳杆菌等不同组合制剂后,均能显著提高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并且3种菌同时添加,对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提高的幅度最大。添加不同剂量的丁酸梭菌均能显著提高1~21日龄肉鸡的日增重,与抗生素组间无显著差异,且所有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提高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还能使其42日龄时肌内脂肪含量显著提高,肝脏脂肪酸合成酶和胸肌脂蛋白脂酶的活性显著增强,肉鸡的脂肪沉积加速。
丁酸梭菌对动物的促进生长作用与其生物特性密切的相关,其属厌氧芽孢杆菌,在不良环境胁迫下能以孢子的形式存在,具有更强的耐酸、耐胆盐的特性,能够很好地在肠道定植而发挥作用。其主要代谢产物丁酸是结肠黏膜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对维持动物肠道形态结构的完整性和促进肠道细胞增殖与成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丁酸还能促进胰腺分泌、增强空肠刷状缘酶活性,刺激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的生成和扩大肠道吸收面积,从而提高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除丁酸以外,丁酸梭菌在代谢过程中还能产生淀粉酶、糖苷酶、纤维素酶等多种酶以及维生素B、维生素K等,这些益生物质对改善畜禽的生长性能都有良好的作用。
3.2 丁酸梭菌对肉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丁酸梭菌及其代谢产物丁酸和氢气都具有抗氧化的作用。丁酸梭菌能够产生T-SOD和还原型辅酶Ⅰ/还原型辅酶Ⅱ(NADH/NADPH)过氧化物酶,可以直接清除体内活性氧。
3.3 丁酸梭菌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球蛋白是机体抗感染的重要物质,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含有特异和非特异性抗体,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外毒素等多种功能。家禽体内含有3种重要的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2×107和3×107CFU / kg)能显著提高14~42日龄岭南黄羽肉鸡血清IgA和IgG含量,血清IgM含量也在21~42日龄时显著升高。用大肠杆菌K88对肉鸡进行攻毒的试验表明,丁酸梭菌能够使肉鸡血清IgA和蛋黄免疫球蛋白(IgY)含量在攻毒后的第14天显著升高,IgM含量在第21天时达到显著水平。本次试验与以上研究结果类似,与对照组相比,饲喂丁酸梭菌对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远大于抗生素的效果,添加丁酸梭菌显著改变了血清IgA、IgG和IgM含量,尤其是对IgG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
3.4 丁酸梭菌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清TP和ALB含量的升高是机体蛋白质代谢旺盛的体现,表明氨基酸、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提高,肝脏的蛋白质合成代谢以及组织蛋白质的沉淀作用增强,动物的生产性能提高。动物体内的氨主要来自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消化道细菌脲酶也可利用部分含氮饲料产氨。低含量的血氨对动物有利,它可通过脱氨基的逆反应参与机体代谢,而高含量的氨无论是在体内还是在环境中都被认为是一种毒性物质。在肉鸡饲粮中单独添加枯草芽孢杆菌UBT-MO2,氨气排放量降低了26.5%,硫化氢(H2S)的排放量也降低了7.9%;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嗜酸乳杆菌复合,在减少排泄物氨逸失上同样效果显著。丁酸梭菌单独添加可显著降低肉鸡血氨含量。本试验的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相似,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丁酸梭菌组肉鸡血清TP含量显著提高,血氨含量显著降低,血清ALB含量有提高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进入肠道的丁酸梭菌在结肠中发酵糖类,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促使肠道酸度增加,形成化学屏障,抑制腐败菌的发酵产气,减少对肠道有害胺和氨的产生;同时低酸环境有利于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增强消化酶活性,大大提高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的吸收利用。
4 结 论
本次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以明显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提高肉鸡血清抗氧化能力和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蛋白质代谢,有助于减少肉鸡氨排放。
3.2 丁酸梭菌对肉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丁酸梭菌及其代谢产物丁酸和氢气都具有抗氧化的作用。丁酸梭菌能够产生T-SOD和还原型辅酶Ⅰ/还原型辅酶Ⅱ(NADH/NADPH)过氧化物酶,可以直接清除体内活性氧。
3.3 丁酸梭菌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球蛋白是机体抗感染的重要物质,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含有特异和非特异性抗体,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外毒素等多种功能。家禽体内含有3种重要的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2×107和3×107CFU / kg)能显著提高14~42日龄岭南黄羽肉鸡血清IgA和IgG含量,血清IgM含量也在21~42日龄时显著升高。用大肠杆菌K88对肉鸡进行攻毒的试验表明,丁酸梭菌能够使肉鸡血清IgA和蛋黄免疫球蛋白(IgY)含量在攻毒后的第14天显著升高,IgM含量在第21天时达到显著水平。本次试验与以上研究结果类似,与对照组相比,饲喂丁酸梭菌对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远大于抗生素的效果,添加丁酸梭菌显著改变了血清IgA、IgG和IgM含量,尤其是对IgG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
3.4 丁酸梭菌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清TP和ALB含量的升高是机体蛋白质代谢旺盛的体现,表明氨基酸、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提高,肝脏的蛋白质合成代谢以及组织蛋白质的沉淀作用增强,动物的生产性能提高。动物体内的氨主要来自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消化道细菌脲酶也可利用部分含氮饲料产氨。低含量的血氨对动物有利,它可通过脱氨基的逆反应参与机体代谢,而高含量的氨无论是在体内还是在环境中都被认为是一种毒性物质。在肉鸡饲粮中单独添加枯草芽孢杆菌UBT-MO2,氨气排放量降低了26.5%,硫化氢(H2S)的排放量也降低了7.9%;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嗜酸乳杆菌复合,在减少排泄物氨逸失上同样效果显著。丁酸梭菌单独添加可显著降低肉鸡血氨含量。本试验的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相似,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丁酸梭菌组肉鸡血清TP含量显著提高,血氨含量显著降低,血清ALB含量有提高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进入肠道的丁酸梭菌在结肠中发酵糖类,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促使肠道酸度增加,形成化学屏障,抑制腐败菌的发酵产气,减少对肠道有害胺和氨的产生;同时低酸环境有利于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增强消化酶活性,大大提高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的吸收利用。
4 结 论
本次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以明显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提高肉鸡血清抗氧化能力和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蛋白质代谢,有助于减少肉鸡氨排放。
金百合生物是中国首批微生态联合发酵获批资质企业,首批丁酸梭菌固态发酵获批资质企业,主要产品为微生态制剂,饲料添加剂;公司以丁酸梭菌联合发酵为主导,致力于打造微生态制剂领导品牌。金百合生物欢迎您的咨询:0372-6300818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学术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认识各种益生菌 下一篇: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在生长育肥猪养殖中的应用